餐具消毒:九道工序上餐桌
2014-07-11 10:20 | 责任编辑:十堰风向标文化传媒
摘要:文/图 十堰日报记者 李平 周亚晖 一元消毒餐具在市民生活当中并不陌生,然而这一元钱的背后有多少洗碗工序、包含了洗碗工人多少辛苦劳动却鲜为人知。近日,记者走进十堰三鑫康泰
文/图 十堰日报记者 李平 周亚晖
“一元消毒餐具”在市民生活当中并不陌生,然而这一元钱的背后有多少洗碗工序、包含了洗碗工人多少辛苦劳动却鲜为人知。近日,记者走进十堰三鑫康泰餐具消毒股份有限公司,亲历消毒餐具全程。
进入车间,一条68米的生产线展现在记者眼前,整个生产车间分污染区、半污染(精洗)区、消毒区、包装室等部分,一道流程平均配有两名工人。
带好手套、穿上工作服,记者走进了第一道工序岗位,这道工序是水分检和除渣。洗碗工王大妈告诉记者,“酒店没有将餐具里的残渣清除就放入回收餐具的箱子里,夏天味道有点大,年轻人一般都不愿意在第一道工序工作。”王大妈熟练地将在回收箱的餐具放入出渣机里进行水分离,残渣顺着除渣机左侧的出口流出,餐具顺着履带来到第二道工序。“这道工序是初洗,经过这个程序后餐具基本上没有残渣。”第二道工序的洗碗工告诉记者,这条生产线里的9道工序全部是由电脑控制、自动化进行,“这道工序相对来说比较轻松。”
“从第三道工序开始,就要进行品质监控了。”洗碗工小李告诉记者,“我负责的是浸泡消毒和精洗两道工序的监控。”她一边说着,一边教记者将已经在浸泡池浸泡10分钟的餐具扣在履带上,“这样是因为下一道工序精洗是通过高温高压进行喷洗,将餐具倒扣避免餐具损坏。”记者才扣了几个碗就逐渐跟不上履带传送的速度了,这道工序要求洗碗工人眼疾手快,不仅要求要做到扣碗率达到100%,还要求在扣碗的同时检查餐具上是否具有残留物,“这些检查没合格的餐具会被返回到第二道工序,再一次进行初洗。”扣好的碗通过履带传送到精细机内,对于精洗这道工序有很高的要求,精细机内用机用餐具清洗液进行清洗,并且水温必须在85℃,利用高温高压进行反复喷洗。
经历完8分钟的精洗,餐具进入高温消毒过程。所有餐具经过高温洗涤后,进入高温臭氧远红外消毒机,机内温度显示为320℃~380℃,消毒过程耗时2分30秒。之后,餐具进入烘干机进行烘干。这两道程序的洗碗工的主要职责是检查餐具是否洗净。
最后餐具进入无菌操作室,该操作室处于密封状态,用消毒液对手进行消毒,穿上无菌工作服、戴上口罩、手套、套后,记者进入了无菌操作室。该区的8名工作人员对每一品种外观一一检查,“餐具必须要达到干净、干燥。”最后,按照套装要求,将餐具装入食品级热缩机内封口包装。
包装好的餐具,被整齐的放入已经消毒完的箱子里,最后一道工序是化验人员对每批产品抽样做生物培菌检验,确保其达到国家“饮食具卫生标准”。
一套消毒餐具要经历近40分钟、9个工序才能流入市民的餐桌上,“洗碗本来是个很平凡的职业,但想到我们清洗的餐具与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,我就感觉这份职业格外的重要和崇高。”洗碗工小李对记者说。
新闻延伸:为规范餐饮具消毒单位的卫生监督,去年新出台的《十堰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管理办法》规定,餐消企业公共餐饮具进行清洗、消毒应当按照回收、去残渣、浸泡、机洗、消毒、包装、储存设置的流程进行,消毒工艺流程不得有逆向或者交叉;采用物理消毒方法,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温度对公共餐饮具进行集中消毒。违反规定的予以严处。